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19期
编号:12866417
血压监测的发展历程(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9期
     3.1 有创血压监测

    虽然最早的血压测量是有创动脉血压测量,由于对身体有严重伤害,故未广泛用于人的血压监测。但是人类探索和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水银或动脉压力表(弹簧血压计)方式测压的阶段。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机械的发展,电子压力换能器的出现使有创血压监测技术得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电子压力换能器是一种可以对压力快速变化做出电阻反应的固态装置,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惠斯通电桥是压力换能器的主要构成部件。将套管针置于动脉血管内,连接延长管,导管内液体将血压传导到压力传感器,弹性元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它表面的电阻应变片也产生跟随变形,其电阻值发生变化,再经惠斯通电桥把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8],最终将其转换成数字和波形,显示于监护仪屏幕上[9]。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需要进行动脉穿刺,建立与压力载体连通的通道,依赖于生理盐水将压力传递到外部的测量传感器上,进行压力数字信号的处理。因此,为了确保取值的准确性,监测标准要求保证动脉测压系统的灵敏性、稳定性、线形和适当的频率反应[10],在监测的过程中应有效的管理冲洗装置、传感器和连接管道,测压装置管道内充满抗凝液,各管道连接紧密,无漏气、漏液,防止空气进入管道系统和动脉[11]。

    有创血压监测的优点是能迅速、直接敏感地反映瞬间的动脉血压变化,是持续动态过程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5 字符